当前位置: 首页 > 疾病科普 >

什么是心衰(心衰的早期症状表现)?

来源:全国名中医 时间:2023-03-14

  心力衰竭的全称是心力衰竭,分为急性和慢性。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力衰竭是慢性心力衰竭。让我带你全面了解慢性心力衰竭(以下简称心力衰竭)。

  严格来说,心力衰竭不是一种疾病,而是一种病理生理状态。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异常改变,影响心脏泵出的血液量,使其无法满足各种组织的代谢需要。那么只要发生了,即使以后不会继续受损,也会逐渐恶化发展。

  如我上面所说,心力衰竭的原因很多,如感染、药物、心律失常、心肌缺血、剧烈运动、暴饮暴食、饮水过多、甲亢、贫血、肺栓塞、心脏病、酒精中毒、出血、电解质紊乱等等,都会损害心脏功能,导致心力衰竭。

  呼吸困难、疲劳和液体潴留是心力衰竭的特征性症状。

  呼吸困难根据程度依次表现为疲劳性气短、高枕位、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、休息时气短、急性肺水肿。液体潴留可表现为下垂性水肿和浆膜腔积液。但区分上述症状尤其困难,尤其是老年人、肥胖者和女性。不同的观察者判断心力衰竭患者是否有症状的一致性较低,至少在心梗后几天内。

  外周水肿、静脉压升高和肝肿大是全身静脉充血的特征性体征。外周水肿和肝肿大没有特异性,但通常很难测量颈静脉压,许多患者即使已经确诊心力衰竭甚至严重心力衰竭,也没有颈静脉压升高。一般认为,严重心力衰竭患者常有第三心音(S3),但不是心力衰竭的特异性指标,不同检查者之间的一致性小于50%。肺部捻发音对心力衰竭的诊断没有特异性,观察者之间差异很大。当心力衰竭有多种体征时,如心尖搏动位移、水肿、静脉压升高、S3肯定等,并有适当的症状结合病史,临床上就可以有一定把握地作出心力衰竭的诊断。这样得到的诊断相对特异,但灵敏度较低。

  目前,心力衰竭的分类在国际上通用两个标准:

  1、NYHA心功能分级

  ⅰ级:患者有心脏病基础,但体力活动往往不会太受限制,一般强度的运动和活动不会引起异常症状。

  ⅱ级:患者有心脏病基础,体力活动轻度受限。休息时没有异常,但如果他进行一般强度的运动和活动,就会引起乏力、心慌、气喘、胸痛等症状。

  ⅲ级:患者有心脏病基础,体力活动明显受限。他休息时没有异常症状。一旦他有轻微的活动,他可能会出现疲劳、心悸、哮喘或胸痛等症状。

  ⅳ级:患者有心脏病基础,不能体力活动,即使在休息时,也会引起心慌、胸痛等症状。一旦进行任何体力活动,症状都会加重,很危险。

  2、CHF分期

  A期(心力衰竭易发期):存在心脏病和心力衰竭的高危因素,主要包括高血压、冠心病、糖尿病、肥胖、代谢综合征等。但无明显的心脏结构和功能障碍及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。

  B期(无症状性心力衰竭期):已发展为结构性心脏病,如左心室肥厚、无症状性瓣膜病、陈旧性心肌梗死等。但无心力衰竭症状和体征,相当于心功能I级以上。

  C期(症状性心力衰竭期):器质性心脏病,近期或既往有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,相当于心功能ⅱ、ⅲ级和部分ⅳ级。

  D期(难治性或终末期心力衰竭):患者有进行性结构性心脏病,但经治疗后仍无明显改善,相当于心功能ⅳ级。

  1.药物治疗:主要以强心、利尿、扩血管为主。需要强调的是,只要心力衰竭患者有充血症状就应使用利尿剂,使用方法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和给药次数,直至尿量增加或体重减轻。使用利尿剂时,应限制盐的摄入。一旦体液潴留得到解决,体液和体液的平衡就会受到影响干重 "应维持在最低有效剂量,防止重复容量负荷,但应根据病情及时调整剂量。

  2.病因治疗:治疗要根除,大量心力衰竭患者都有可治疗的病因。只要解决了病因,心力衰竭是完全可以隐形的。比如高血压患者,一方面可以通过药物控制血压,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神经调节缓解病因;比如冠心病患者,一方面可以通过药物控制,一方面可以通过介入手术进行急救,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神经调节解除责任病灶和神经兴奋性,从而开通狭窄和阻塞的冠状血管,恢复心脏功能。病因治疗最大的困难是发现和治疗太晚。很多患者满足于短期治疗缓解症状,拖延时间直到发展成重度心力衰竭,导致手术的不耐受性,从而失去了病因治疗的机会。

  3.装置和手术治疗:植入除颤器是减少心脏性猝死最有效的方法,是高危人群的急救手段;许多心力衰竭患者是由冠心病引起的,有些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高,心肌缺血严重,需要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。此外,根据心力衰竭患者的病因,还可能涉及瓣膜手术、左心室动脉瘤切除术(考虑)、心肌成形术(不推荐)和左心室外成形术(不推荐)。

上一篇:什么是心力衰竭?为什么会发生心力衰竭? 下一篇:年纪轻轻为何会心力衰竭

最新文章

关于我们 | 免责声明 | 联系方式 | xml网站地图|网站地图

Copyright © 2022 m.doctornoa.com 版权所有

特别声明:本站内容仅供参考,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